二十世李卓民,又名植民,号倬云、猶龙,别字南园道人。
清光绪乙酉(1885年)4月25日生,民国29年(1940年)6月13日(阴历)卒,终年56岁。
早年毕业于师范学堂讲武堂法律专门学校。南京第九镇教练官、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机要委员、陆军部委员,民国三年大总统策令授为陆军步兵中校、民国五年大总统策令授为陆军步兵上校、民国六年大总统指令授予五等文虎勋章。
光绪丙午年(1906年)迫于生计离家奔走于沪皖三四年。
宣统二年(庚戌年,1910年)在南京得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等器重,为之效力。廿五岁时受清末维新影响,剪掉头发,在宋教仁门下参加辛亥革命。上海南市制造局攻城战和南汇光复战中,率兵“前仆后继,有进无退”,浴血奋战,虽左足二处受弹伤,仍坚持作战。因功出任光复军团长,奉南川招抚总司令。
曾作为上海市各界代表之一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合影。
民国四年(1915年)九月十日,主编《中华国货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物以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为宗旨。《中华国货月刊》创刊号现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
民国六年至十年(1917-1921年)先后在上海当新闻记者和陆军部上海兵工厂审检兼统领浙江缉私水陆全军副官长。民国八年(1919年)夏,在上海高昌庙南车站后门外路西建棲云别墅,为杭沪往来驻足之所。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年(1928—1931年)在南京、天津、张家口、杭州等地任军政要职。卓民公对辛亥革命后的时局有看法,表示不满。毅然决然解甲归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后回家定居。卓民公在乡间非常关心群众的疾苦,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乡里有疏浚河道等事,总是率先倡导,解囊资助,为广大群众办好事。乡亲们常来看望卓民公,卓民公总是乐于和他们亲切交谈,乡亲们在思想上有什么心理障碍时,卓民公总是给他们很好开导,给他们排忧解难。
卓民公从政从军期间,始终不忘发展家乡文化教育事业。
《民国奉贤县志》:“宣统元年(1908年)李卓民创建校舍五间,分二教室上课,称齐民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之后归南汇县,称齐民初等小学校(“在南园内地广二亩,卓民於民国元年就绿阴书屋改组齐民学校,是年冬建校舍於河南。”(卷七第11、13页)。民国四年沪海道道尹兼外交部特派交涉员杨晟赠“学绍延平”匾额;并得到南汇县政府发给奖状,奖状上有李卓民全身相片,一直悬挂在学校办公室里,以资表扬。)。民国六年(1917年)原址改为李氏住宅,在南园内辟地一方建校舍三间,仍分二教室上课。园中树木花卉,相映成趣,风景之美为乡校中屈指第一。嗣改为南汇县太平乡乡立李阁国民学校。民国十年(1921年)县委李品瑜(廿一世,李卓民次女)为校长。民国廿二年(1933年)改归奉贤县立李阁初级小学校。抗战期间学校一度停办。抗战胜利后,由地方人士李宗孟(廿一世,李卓民子)筹款修理,渐复旧观。县委李品珍(廿一世,李卓民长女)为校长。”
“民国十年(卓民)复建学舍於园之东南隅,凡李氏子弟入学概不取费,地方国民学校亦合组在内,课程教授悉照部章,学生毕业有志升学无力者,量予资助。”(《祖谱》卷七第宅13页)同年为园内的南华图书馆制订简章、承担图书馆所有经费,专为南华学社社员切磋交流之用。
民国六年夏,卓民公“避乱居乡,遵先父遗训,在故宅之南辟地十亩建园一所。”亲自规划指挥,耗费心力,于当年冬天建成有亭台楼阁、芳草绿荫、竹林紫藤、荷池花坛,楼房中间为敬业堂,取《礼记》敬业乐群的意思,告示子孙不可懒惰放荡;上中间为观稼楼,取《尚书》是指农业为国计民生之宝,并知劳作之艰难,以示不忘耕读传家之本。为使“母亲晚年有养颐之所的南园”,取名“南园”,典出《诗经·小雅·南陔》,含养亲之义。“南园”建成后,民国初年大总统黎元洪给李卓民书赠一匾,上面写的是“独行之光”四个大字。
写有《南园落成记》载于《竹冈李氏族谱·第宅》卷七第11页。该文曾由蔡增杰①以毛笔缮写并将南园绘成国画。
民国六年(1917年)冬卓民公主持第六次修纂《竹冈李氏族谱》,并兼任全书总校订和全书总支应。民国十年(1921年)春族谱出版。
著述有《正志文集》(民国四年由教育总长鉴定刊行,已佚)、诗集《耕稼轩集》上下两册(已佚)、著述《上南光复志略》等。上海市图书馆现仅存《海燕报》民国廿四年十一月和十二月的两期报纸,上面刊有李卓民以“观稼楼主”笔名写的《松沪回顾录》之二、四。
有四女一子:品珍(女)、品瑜(女)、品瑾(女)、宗孟、品璇(女)。
(卷首命令第1页,卷一显扬录第3页,卷四第54页,卷九艺文第58页)
注:①蔡增杰(1909-1999)光明镇庙泾村人,193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电工系,获理学士学位。历任陕西汉中和四川泸县电厂厂长、北京电业局首任局长、沈阳电业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等职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生致力于中国电力事业,被评为中国电机工程界元老。曾兼任国家科委电力组组员、电机工程学会理事、理事会顾问、辽宁省一、二、三届人民代表等。擅长诗词、书法、绘画和篆刻等艺术,曾为南开大学书写过校牌,举办过个人书法展,出版过毛主席诗词条幅,作品曾刊登于《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诗词联宝典》,出版《篆书与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