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李培禧,字应龙,号在田,谥温毅公,蓝翎五品衔,候选训导,上庠贡生。清道光戊戍(1838年)2月17日生,清宣统庚戍(1910年)10月14日卒,享年73岁。有传载上邑志。
温毅公,是李忠节公后代。世代居住在南汇县西乡闵行浦南。少年就有不平凡的志气,受到同乡人们的称赞。他天资聪颖,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写文章下笔立就。尤其精心钻研实业,不追逐虚名,善于作诗。每次应试均位居同辈之首。不久,他被补选为博士弟子员,曾经十次参加乡试,并多次得到地方的推荐,但最终没有能被朝廷所录取。历任南洋三等学堂等处教务,经办沪南公济善堂医院,真心从事公益事业。温毅公向来以培育人才、振兴学校教育为己任,孜孜不倦,取得了很多成就。他平生坚持一条训诫教育后来人,提倡以实学为宗旨。与朋友交往、考核士子的学问坚持以气节相激励,实在足以为家乡人学习的模范。
温毅公晚年居住在家乡,喜吟咏诗文以自娱。处理地方事务遇到慈善事业必定尽心参与,唯恐自己没有赶上。他做的好事很多,主要的像设立义渡以方便来往行人渡河、捐资兴学、整顿宗祠。
温毅公著有《农学浅说》,经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鉴定后公开发行,指导农业生产。又著有《陇西学吟集》三卷。温毅公襟怀坦荡,品行高洁,注重实务,身体力行。呜呼!像温毅公这样的人,他的精神我们应该发扬广大。
温毅公有两子,长子兆庚早殇,次子卓民继承祖德,在南方和北方做官,凡所到过的地方人们对他评价很高,有良好的名声。人们都说行善一定会有好的报应,确实是这个道理。温毅公曾经说过,修身之道必先清心才能寡欲。所以,温毅公无论出门在外,还是在家居住,都是黎明就起床焚香诵经,三十多年始终没有懈怠过。家乡的人士对温毅公交相推崇,称他为温毅,这可以高度概括温毅公的生平。
(卷四第54页,卷五大传第26页姚文栋撰)